為全面推進我省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工作,落實《國家能源局關于支持浙江省創建清潔能源示范省的若干意見》(國能新能〔2014〕570號)提出的各項任務,根據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第一階段(到2017年)目標要求,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總體思路
圍繞全面實現第一階段創建目標,按照突出重點、分年推進、落實責任、注重實效的要求,通過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快煤炭消費替代、實施煤電清潔改造利用等手段,實現能源消費清潔化;通過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不斷提升油品品質等途徑,實現能源供應清潔化;通過持續推進科技創新、產業進步、體制改革和重大能源項 目實施等舉措,有效支撐清潔能源發展,為我省全面建成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奠定扎實基礎。
發展目標
2016年:全省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21億噸標準煤以內,完成省政府確定的年度節能降耗目標任務;煤炭消費量不超過2012年水平;非化石能源(含外來水電,下同)占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5.5%;能源領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力爭削減20%;電煤消費占煤炭消費比重力爭達到75%;清潔煤電占煤電裝機容量比重達到80%左右;煤炭(含外來火電,下同)消費占能源消費比重下降到57%以下。
2017年:全省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22億噸標準煤以內,完成省政府確定的年度節能降耗目標任務;煤炭消費量不超過2012年水平;節能指標保持全國前列,力爭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比2013年下降15%;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8%;能源領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力爭再削減20%;能源領域碳排放達到國家要求;電煤消費占煤炭消費比重力爭提升到80%;清潔煤電占煤電裝機容量比重達到85%;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比重下降到55%以下。
重點任務
1、切實加強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落實目標責任,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控制體系,全面完成國家下達我省的目標任務。深入推行用能預算化管理,推動用能管理精細化、科學化。全面推行“一掛雙控”措施,切實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落實新上高耗能項目用能“等量置換”或“減量置換”,從源頭上控制新增用能量,進一步優化增量用能配置。積極探索開展項目竣工節能驗收和項目投產后實際能效評估,加大事中事后監管力度,從源頭上嚴控新上高耗能項目。推進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嚴把新建涉煤項目準入關,積極優化省內電力調度,大力推進電力、天然氣、生物質成型燃料替代,加大燃煤鍋爐節能環保改造力度,確保2016年、2017年全省煤炭消費量不高于2012年水平。
2、推進節能技術改造和節能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應用。實施熱電聯產改造、窯爐改造、余熱余壓利用、電機能效提升、綠色照明等五大節能工程,力爭年節約100萬噸標準煤。加快推進公共機構節能、節水改造,重點推動公共機構LED照明產品改造。加大節能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應用力度,修訂公布《浙江省節能技術(產品)推廣導向目錄》,進一步完善推廣應用體系,推廣應用一批節能技術和產品;同時,加快推廣合同能源管理、節能低碳產品認證、能效標識管理等節能新機制。
3、實施工業行業能效提升計劃。積極推動工業行業結構調整,組織實施電機、鍋爐、配電變壓器等能效提升計劃,到2017年,推廣LED照明50萬千瓦,電機50萬千瓦,鍋爐能效提升節約標準煤50萬噸。同時,完善高耗能行業差別電價、階梯電價政策,加強重點行業能源審計和能效對標,積極推行能源管理體系,實施嚴格的能效管理制度,進一步提高重點耗能設備的能效水平。
4、實施綠色交通行動計劃。全面啟動綠色交通省示范創建工作,落實公交優先戰略,同步推進綠色港航創建工作。以LNG集裝箱貨車為重點全面推進節能清潔能源運輸裝備應用,擴大公共服務領域清潔能源汽車應用規模,積極推廣電動汽車,2016年、2017年分別增加7500輛以上電動汽車;到2017年,出租車、城市公交節能清潔能源車分別達到55%、35%以上。落實充電基礎設施規劃,加快建設充(換)電、加氣等服務保障設施;推進全省高速公路各服務區快充站建設,力爭2017年實現全省主要高速公路服務區快充站全覆蓋。
5、實施綠色建筑行動計劃。探索杭州海創園太陽能、地熱能等一體化應用,適時推廣,因地制宜發展換熱型地源水源熱泵技術,積極研究支持換熱型地源水源熱泵發展的政策。到2017年地熱能建筑應用面積達到600萬平方米,太陽能熱水器集熱面積確保達到1700萬平方米,力爭達到3000萬平方米。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比例達到50%左右。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到2017年,全省完成既有公共建筑節能改造500萬平方米,居住建筑節能改造400萬平方米。啟動實施百萬家庭屋頂光電工程。
6、優化煤品、油品品質。禁止銷售和使用高硫分、高灰分、低熱值煤炭,分類、分檔確定燃煤電廠年度平均原煤熱值控制下限。提高油品質量,全面供應國Ⅴ標準車用汽、柴油,2016年底前全面完成省內煉油企業升級改造,提前開展普通柴油、船用燃料油質量升級。制定生物柴油等清潔油品產業發展政策規劃和產品質量標準,有序推進高于國Ⅴ標準清潔油品研發、生產及應用,在寧波等地開展浙Ⅵ標準清潔汽油應用試點,在溫州市公交等領域開展生物柴油應用試點。
7、發展清潔能源裝備制造業。以高效晶體硅太陽能電池、薄膜太陽能電池及其核心設備為重點,加快發展光伏產業,建設吉瓦級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圍繞形成大功率風機系列整機批量制造能力,積極發展風電裝備產業,成為我國重要風機制造基地;延長核電產業鏈,發展核電關聯產業,打造以核電成套設備、關聯設備制造為主體,兼具核電服務的產業集群;以電池、電機、電控產品為重點,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依托我省港口航運優勢,加快建設國際LNG儲運中轉交易基地和國際船舶加注中心建設,發展海工裝備(LNG運輸裝備)產業;充分發揮我省燃煤機組超超臨界清潔改造技術應用優勢和大型鍋爐、汽輪機制造技術,做強做大清潔煤電和電力成套裝備產業。
8、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建立并推廣供需互動用電系統,實施電力需求側管理,推進移峰填谷,適應分布式能源、電動汽車、儲能等多元化負荷接入需求,打造清潔、安全、便捷、有序的互動用電服務平臺。
9、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加快推進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海洋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規?;l展,重點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發展和海上風電示范工程建設,進一步發展地面光伏電站和陸上風電項目,加強潮流能、洋流能等海洋能的研究開發。2016—2017年確保每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00萬千瓦以上,到2017年底全省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總量力爭達到500萬千瓦。
10、增強電網保障能力。加快城市和農村配電網建設與改造,繼續、展和完善智能電網、智能變電站、智能配電網和智能調度技術,探索城市能源互聯網試點,確保風能、太陽能等各種清潔能源消納,推動分布式光伏、微燃機及余熱余壓等多種分布式能源的廣泛接入和有效互動。2016—2017年每年新增110千伏以上變電容量不少于1600萬千伏安、線路不少于1600公里。構建安全高效的遠距離輸電網,提高交直流混聯電網智能調控、經濟運行和安全防御能力,供電可靠率處于全國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