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建筑環境檢測中心聯合相關機構近日發布了國內首部家庭室內生態環境健康報告。報告顯示,我國城市居民住宅的室內空氣質量整體現狀不容樂觀。
據了解,此次家庭室內生態環境指數檢測活動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室內環境與健康分會、清華大學建筑環境檢測中心和中脈科技聯合發起。檢測活動歷時5個月,抽檢了北京、上海、廣州、南京、西安、濟南、杭州、重慶、成都九大重點城市近千戶居民家庭。對室內PM2.5、甲醛等多項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態指標進行了系統性檢測,并對上述九大城市近千戶居民的家庭環保知識進行了問卷調查。
報告顯示,九大城市家庭中甲醛超標最嚴重,北京、廣州、濟南、西安的超標率高達近80%。PM2.5超標僅次于甲醛,西安的PM2.5超標率更是高達100%,北京的超標率最低,僅有5%的住戶超標,其他城市超標率在10%-91%之間。而苯的超標最低,最嚴重的是廣州,超標率為23%,其次是濟南,超標率為19%,其他城市的超標率在4%-10%之間。各地數值呈差異化,主要原因是受家庭地理位置、用戶行為習慣不同所致。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報告顯示,有46.2%的被調查者家中甲醛超標,40.3%的被調查者家中PM2.5超標,而10.6%的被調查者家中苯超標。僅有苯(有強烈的芳香氣味)的超標大致可以通過主觀判斷出來。甲醛和PM2.5污染,即便公眾認為自家空氣良好,這類污染物的濃度也可能是超過國標限值的。
室內的顆粒物主要是通過大氣傳輸的,一般情況下當日的室外空氣質量其實就可以知道室內空氣質量的大致情況。例如報告顯示,西安的超標率高達100%,這是因為西安當日的室外PM2.5平均濃度高達201μg/m3;北京超標率最低,僅5%的用戶超標,是由于當日北京室外PM2.5的平均濃度為26μg/m3?! ?/span>
近些年,大量的研究也表明,合理地使用空氣凈化器可以有效控制室內空氣污染;尤其是當室外霧霾嚴重時,可以顯著地降低室內PM2.5濃度。
然而調查結果顯示,51%的被調查者家中使用了空氣凈化器或者新風換氣設備,另有49%的被調查者沒有在家中使用空氣凈化器或者新風換氣設備。
然而通過對比51%使用了空氣凈化器的住戶家中PM2.5的濃度和49%未使用空氣凈化器的住戶家中PM2.5的濃度,發現他們之間并無太大區別。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這些使用了空氣凈化器的用戶還保持了每天3小時以上的開窗時間,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空氣凈化器的使用效果?! ?/span>
清華大學建筑環境檢測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張寅平教授認為,此次活動是我國近年來第一次大規模對主要城市家庭的生態指標進行系統性檢測與梳理,并對檢測家庭的生態環保意識與相關知識進行了調查。這份報告的出爐對于國家相關部門掌握目前城市家庭生態環保狀況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并為相關機構進行進一步研究提供了數據支撐。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環境專家侯立安認為,中國家庭生態環境報告的出爐對于指導人們如何從自己做起,從家庭做起建設生態環境有著積極的指導意義。